淡水藻类产毒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王欣伊
阚振荣
王梅梅
机构
[1]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保定 
[3] 保定 
关键词
淡水藻类; 毒素; 检测方法; 神经毒素; 肝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淡水藻类的许多种属都可产生毒素,如微囊藻属(Microcystis)、节球藻属(Nodularia)、鱼腥藻属(Anabaena)等。藻类毒素可通过多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健康问题。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试就国内外近年来对藻类毒素的毒理、性质、结构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Cyanobacterial toxins: remove during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and human risk assessment. Hitzfeldbc et al. Eviron Health Perspect . 2000
[2]   中国饮用水源水中藻类卫生标准的研究附视频 [J].
施玮 ;
蒋颂辉 ;
朱惠刚 .
卫生研究, 2003, (02) :97-100
[3]  
The toxins of cyanobacteria. CARMICHAEL W W. Scientific American . 1994
[4]  
Environment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peptide toxins in scums of the cyanobacterium Microcysitis Aeruginoasa in a hypertrophic Africa reservoir. Wicks R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990
[5]   微囊藻毒素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 [J].
陈晓国 ;
肖邦定 ;
徐小清 ;
林匡飞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3) :283-285
[6]   三种蓝藻毒素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J].
张志红 .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2, (06) :344-347+363
[7]   滇池水环境中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 [J].
金丽娜 ;
张维昊 ;
郑利 ;
徐小清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2, (02) :94-97
[8]   淀山湖夏秋季微囊藻毒素-LR和类毒素-A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志红 ;
赵金明 ;
蒋颂辉 ;
屈卫东 ;
朱惠刚 .
卫生研究, 2003, (04) :316-319
[9]   水体藻类污染与健康(一) [J].
朱惠刚 ;
施玮 ;
吴静 .
净水技术, 2000, (01) :13-16
[10]   滇池水华蓝藻铜锈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的生长生理特性及毒素分析 [J].
宋立荣 ;
雷腊梅 ;
何振荣 ;
刘永定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1999, (05) :4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