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段子的狂欢表征、意义及其限度——以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为视角

被引:12
作者
王焱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关键词
段子; 狂欢化诗学; 巴赫金; 表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0108 ; 0502 ; 1407 ;
摘要
<正>一、灰段子:狂欢盛宴的主角"唐朝有唐诗;宋朝有宋词;我们今天又有什么?段子!"这是著名作家王蒙在2008年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说过的话。王蒙把段子抬到唐诗宋词的高度,似乎是要把段子奉为今日中国的代表文体,多少有些戏谑调侃的味道;但如果说,段子在当今社会的使用频率,超越了其他任何一种文学体裁,这恐怕是难以否认的事实。在茶余饭后的笑谈中,在短信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笑.[M].(法)柏格森(HenriBergson)著;徐继曾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  
巴赫金全集.[M].(苏)巴赫金(М.М.Бахтин)著;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  
语言论.[M].(美)爱德华·萨丕尔(EdwardSapir)著;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1985,
[4]   “灰段子”是弱者的黑色幽默 [J].
陶东风 .
人民论坛, 2010, (18)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