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16
作者
栾明宝
员海燕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凌 
[3] 陕西杨凌 
关键词
玉米; 吸收效率; 利用效率; 生理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考虑,玉米的氮效率引起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玉米的氮效率可以分解为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近几年来,国内外对玉米吸收和利用氮素效率的评价方法和生理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玉米氮高效指标鉴定及其遗传研究.[D].周联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 02
[2]   氮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J].
王艳 ;
米国华 ;
张福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75-77
[3]   植物液泡中硝酸盐行为的研究概况 [J].
沈其荣 ;
汤利 ;
徐阳春 .
土壤学报, 2003, (03) :465-470
[4]   玉米氮素吸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的相关性 [J].
王艳 ;
米国华 ;
陈范骏 ;
张福锁 .
生态学报, 2003, (02) :297-302
[5]   玉米杂交种氮效率基因型差异 [J].
刘建安 ;
米国华 ;
陈范骏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3) :276-281
[6]   不同玉米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的生态生理机制 [J].
黄高宝 ;
张恩和 ;
胡恒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3) :293-297
[7]   玉米幼苗地上部/根间氮的循环及其基因型差异 [J].
李燕婷 ;
米国华 ;
陈范骏 ;
劳秀荣 ;
张福锁 .
植物生理学报, 2001, (03) :226-230
[8]   冬小麦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氮素的氨挥发损失 [J].
王朝辉 ;
田霄鸿 ;
李生秀 .
作物学报, 2001, (01) :1-6
[9]   耐低氮胁迫玉米的筛选与评价 [J].
曹敏建 ;
衣莹 ;
佟占昌 ;
宫国安 .
玉米科学, 2000, (04) :64-69
[10]   不同基因型玉米氮效率差异的比较研究 [J].
刘建安 ;
米国华 ;
张福锁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9, (03) :24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