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诺贝尔奖分析现代大学科学研究创新

被引:12
作者
员智凯
张艳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社科系
[2] 西北工业大学社科系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诺贝尔奖; 现代大学; 科学研究; 原始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本文纪念诺贝尔奖颁布一百周年。根据有关统计资料 ,结合大学科学研究 ,分析了诺贝尔奖产生的意义和规律。认为诺贝尔奖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大学是诺贝尔奖产生的沃土 ,诺贝尔奖注重原始创新研究 ,科学实验是作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条件。青年科学家是科学研究创新的生力军 ,要把握科学发现的最佳年龄区 ,诺贝尔奖的产生具有人才群落效应和“苏步青效应” ,要重视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质量和家庭智力接力。虽然中国四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但是只要贯彻科教兴国的伟大方针 ,重视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在新世纪完全有可能问鼎诺贝尔奖。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M].潘永祥 主编;苏勇 责任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