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晚二叠世安加拉植物地理区的内部划分

被引:16
作者
孙阜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晚二叠世; 蒙古人民共和国; 镁灰岩世; 二叠纪; 植物群; 植物区系; 安加拉古陆; 梧桐沟组; 植物地理区; 安加拉植物区; 吐鲁番盆地; 聚类分析方法;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9.06.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晚古生代末,全球明显地分为四大植物地理区系,在这四大植物地理区分别生长着欧美植物群、华夏植物群、冈瓦纳植物群和安加拉植物群。这些植物群面貌各异,彼此近于平行发展。安加拉植物地理区,西自乌拉尔山脉西北侧的伯绍拉盆地,东至海参崴,南达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内蒙古北部与东北北部。此区安加拉植物群生存于石炭纪及二叠纪,尤其以晚二叠纪最具区域特色。该植物群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不很繁盛,植物体多较矮小,树干切面常具年轮,代表有季节分化的温暖潮湿环境。关于安加拉植物群及安加拉植物地理区的内部划分前人已做了一些工作(Meyen,1982,1987),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85+834 +83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植物概况 [J].
窦亚伟 ;
孙喆华 .
地质学报, 1985, (01) :1-11
[2]   新疆库车晚二叠世异脉羊齿新种 [J].
吴绍祖 .
地质论评, 1985, (03) :213-216+293
[3]   新疆北部晚二叠世植物群特征 [J].
窦亚伟 ;
孙喆华 .
地层学杂志, 1984, (04) :279-285+319
[4]   新疆北部上二叠统下苍房沟群植物化石特征 [J].
胡雨帆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0, (01) :80-86+114
[5]  
(657) Proposal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Generic Name Callipteris Brongniart (Foss.).[J]..Taxon.1981, 3
[6]  
New data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ngara and Gondwana Palaeozoic floras. "Gondwa na Stratigraphy"..Meyen; S. V;.IUGS Syrup.1969,
[7]  
西北地区古生物图册.[M].新疆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等主编;.地质出版社.1983,
[8]  
中国及其邻区大地构造论文集.[M].黄汲清;李春昱 主编.地质出版社.1981,
[9]  
小兴安岭东南部二迭纪植物群.[M].黄本宏著;.地质出版社.1977,
[10]  
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M].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东北地毯科学研究所主编;.地质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