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1
作者:
陈孝平
夏穗生
裘法祖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外科
来源:
关键词:
肝癌;
肝脏肿瘤;
原发性;
肝切除;
AFP;
肝动脉栓塞;
肝硬变;
慢性间质性肝炎;
肝疾病;
肿瘤复发;
肝移植;
移植术(医学);
外科治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64年,国外开始采用AFP测定诊断原发性肝癌。在70年代,由于临床上广泛开展这一诊断技术,并将其用于肝癌普查,从而发现了一大批早期原发性肝癌病例,提高了切除率,改善了存活率。在手术技术方面,国外有人先后采用低温灌注技术作肝切除和常温下肝血流完全阻断施行广泛肝切除,扩大了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80年代以来,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又有了新的进展。一、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不能依靠症状和体征,而需借助血液化验和其它一些辅助检查。其方法甚多,总的不外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两大类。定性诊断:①AFP测定:是目前公认的方法简便,确诊率高的定性诊断方法,临床诊断正确率达90%以上。但它并未达到顶点,最近有人在临床上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