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干扰素再治疗

被引:13
作者
李明慧 [1 ]
谢尧 [1 ]
赵辉 [1 ]
欧尉妮 [1 ]
徐道振 [1 ]
陆志檬 [2 ]
骆抗先 [3 ]
贾继东 [4 ]
王宇明 [5 ]
赵桂珍 [6 ]
张树林 [7 ]
张大志 [8 ]
机构
[1]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
[2] 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
[3]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科
[4]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5]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
[6]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7]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
[8]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传染科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肝炎; 丙型; 慢性; 复发; 干扰素α; 聚乙烯二醇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63 [];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对IFN再治疗的应答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与重组人干扰素(CIFN)α-2a治疗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开放、多中心对照研究中的6O例干扰素治疗后复发患者的再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PEG-IFN α-2a组35例和CIFN α-2a组25例,以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作为疗效的主要评价指标,分析HCV RNA载量、基因型、药物种类对IFN疗效的影响。结果 60例复发患者用IFN再治疗后,55.00%取得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ETVR),35.00%取得SVR;其中PEG-IFN α-2a组74.29%取得ETVR,显著高于CIFN α-2a组(28.00%),P<0.01; PEG-IFN α-2a组45.71%取得SVR,高于CIFN α-2a组(20.00%), P>0.05;病毒载量高、低组间的ETVR、SV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CV基因1型感染患者,PEG- IFN α-2a的ETVR(75.00%)和SVR(45.83%)均显著高于CIFN α-2a组(分别为22.22%和11.11%), P<O.01或P<0.05;对于非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PEG-IFN α-2a与CIFN α-2a的ETVR和SV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N治疗后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IFN抗病毒再治疗,存在部分患者无应答; 复发患者应优先考虑选用PEG-IFN;对于基因1型的复发患者,建议不要选用普通IFN;病毒载量的高低与IFN再治疗的效果不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丙型肝炎病毒Simmonds基因分型法酶切分型的研究 [J].
孙南雄 ;
张永祥 ;
杜绍财 ;
范晓峰 .
江苏医药, 1999, (07) :481-483
[2]  
Peginterferon alpha-2a plus ribavirin for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2 Fried MW,Schiffman ML,Reddy KR,et al. N Engl J Med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