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鄱阳湖区防制血吸虫病对策研究报告
被引:1
作者:
胡林生
谢彰武
邱英席
胡启龙
张绍基
黎国珍
严均林
雷乐哉
陈龙生
机构:
[1] 江西省寄生虫病研究所
[2] 进贤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3] 进贤县畜牧水产局
来源: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裂体吸虫病;
地方病;
草洲;
灭螺;
感染性钉螺;
粪检;
钉螺密度;
有螺面积;
试区;
防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鄱阳湖区拥有辽阔的有螺草洲,现有灭螺能量适应不了大面积湖区灭螺的需要。采用全面灭螺阻断血吸虫病传播困难极大;大多数疫区目前的防治措施控制不了疾病的流行;沿湖一带的疫情仍十分严重,成批急性感染屡见不鲜。为了寻找切实有效的湖区血防对策,作者系统总结了近20年湖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效果,在中共中央血防办公室的领导下,于1981年起,在进贤县三里乡新和和丰富两个试区建立了防制血吸虫病的试点。本文仅就两个试点的防制效果予以描述和分析,并据此提出今后这类地区的血防设想。试区概况新和和丰富试区为两个湖沼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前者位于信江西大河西岸,有受湖水涨落影响的有螺草洲7,404亩,1981年驻点时的钉螺密度为0.72只/尺2,感染螺密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