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地区樟子松引种及其对赤松毛虫抗性分析

被引:7
作者
李镇宇
李凯
周青
王会强
阎佩林
李加纯
马茂林
张国林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秦皇岛市山海关林场
[3] 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农林局
关键词
樟子松,油松,引种,赤松毛虫,抗虫性;
D O I
10.13332/j.1000-1522.1997.04.007
中图分类号
S791.253.04 [];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1985年从辽宁省章古台引种2年生樟子松苗到秦皇岛地区.经1996年调查,13年生樟子松高生长3.02m、胸径4.17cm,与当地同龄油松高生长2.63m、胸径3.45cm相比,长势要好,并优于北京山地及内蒙古红花尔基等地,证明秦皇岛地区引种是成功的.利用樟子松、油松针叶饲养赤松毛虫幼虫,2年生针叶饲养成活率相差42.8%,证明樟子松对赤松毛虫的抗虫能力大于油松.对针叶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樟子松和油松在精油萜烯、脂肪酸、酚酸含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马尾松针叶中挥发性成分的鉴定及其对马尾松毛虫的触角电位反应 [J].
赵成华,伍德明,阎云花,李群 .
林业科学, 1995, (02) :125-131
[2]   马尾松抗松毛虫植株针叶化学组成的研究 [J].
粟子安 ;
赵振东 ;
徐刚 ;
郭长泰 .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93, (02) :143-151
[3]   西北灌区次生盐化土樟子松引种试验 [J].
周士威 ;
王君厚 ;
罗斌 ;
刘德安 .
林业科学研究, 1993, (01) :83-87
[4]   棉花抗蚜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与棉蚜种群数量消长关系的研究 [J].
刘旭明 ;
杨奇华 .
植物保护学报, 1993, (01) :25-29
[5]   封山林分针叶在生理特性上对赤松毛虫抗虫效应的研究 [J].
庞正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0, (02) :6-12
[6]   马尾松抗松毛虫植株的抗性机制研究 [J].
The Research Group of the Resistance of Massion Pine to Masson Pine Moth .
林业科学, 1990, (02) :133-141
[7]   松针内含物与马尾松毛虫生存发育关系的研究 [J].
邹运鼎 ;
程扶玖 ;
查光济 .
林业科学, 1990, (02) :142-148
[8]   棉花苗期植株营养物质变化对棉蚜生存的影响 [J].
吴振廷 ;
赵慧丽 ;
吴成方 .
植物保护学报, 1990, (01) :95-96
[9]   章古台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生长趋势的初步探讨 [J].
焦树仁 ;
董志远 .
辽宁林业科技, 1983, (01)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