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统一构造理论初探
被引:4
作者
:
毕思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毕思文
机构
: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来源
:
地学前缘
|
1998年
/ S1期
关键词
:
统一构造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大地构造学史,非线性与复杂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思想,提出统一构造理论的新观点和理论基础,初步建立了理论体系框架。提出统一引力场表示理论,用Newton位算子将地球内、外扰动引力场统一。通过对地球不同圈层水平速度矢量场的对比分析,提出不同圈层的水平运动速度矢量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统一性,且与地球自转密切相关的认识。根据观测数据,探讨板块的统一动力源。研究了幔柱构造特征,提出地幔热柱构造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积分关系法求出地表热流与岩石圈厚度的关系,提出大陆岩石圈的统一热模式和大陆地表热流经验关系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Ⅳ)统一构造理论中的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与地质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何国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何国琦
;
李继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李继亮
;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潘裕生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9)
:84
-93
[2]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Ⅲ)统一构造理论中的表层构造系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何国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何国琦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8)
:90
-96
[3]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Ⅱ)统一构造理论中的幔柱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7)
:36
-43
[4]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其内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97,
(06)
:105
-111
[5]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5)
:73
-78
[6]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新思维——系统构造统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2)
:40
-45
[7]
当前构造地质研究的某些进展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剑东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4)
:18
-22
[8]
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地学前缘,
1996,
(03)
:2
-9
[9]
大陆岩石圈的热模式
[J].
李荫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室
李荫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关德相
;
薛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室
薛恩
.
中国科学,
1980,
(07)
:675
-680
[10]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 地质出版社 , 毕思文著, 1998
←
1
→
共 10 条
[1]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Ⅳ)统一构造理论中的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与地质过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何国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何国琦
;
李继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李继亮
;
潘裕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潘裕生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9)
:84
-93
[2]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Ⅲ)统一构造理论中的表层构造系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何国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何国琦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8)
:90
-96
[3]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Ⅱ)统一构造理论中的幔柱构造特征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7)
:36
-43
[4]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Ⅰ)研究的意义、现状及其内涵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97,
(06)
:105
-111
[5]
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统一研究的最佳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5)
:73
-78
[6]
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岩石圈动力学研究的新思维——系统构造统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7,
(02)
:40
-45
[7]
当前构造地质研究的某些进展及启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郑剑东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4)
:18
-22
[8]
地球内部流体系统科学统一理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毕思文
.
地学前缘,
1996,
(03)
:2
-9
[9]
大陆岩石圈的热模式
[J].
李荫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室
李荫亭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关德相
;
薛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基础室
薛恩
.
中国科学,
1980,
(07)
:675
-680
[10]
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M]. 地质出版社 , 毕思文著,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