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18
作者
阮爱国
王椿镛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云南; 上地幔; 各向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 [地震波、地震震级、震源物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云南 2 3个数字地震台 1 1次地震的 SKS记录 ,采用理论切向分量与实测切向分量拟合的方法 ,确定了快 S波的偏振方向和快、慢波之间的时间延迟 .结果表明 ,除鹤庆台外 ,在各台都观测到了 S波分裂现象 ;云南地区的快方向总体特征是北北东向 ,时间延迟变化范围为 0 .5~ 2 .0 s.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断层对分析的影响很大 .分析表明 ,作为青藏高原与华南块体之间的过渡带 ,云南地区的 S波快方向反映了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是该地区地球动力学的基本背景 ,而由于青藏高原隆起造成的康滇菱形块体的南东 -南南东向运动是造成复杂构造、应力环境的重要因素 .快方向与上地幔运动的方向存在差异 ,说明在云南地区低速层或者软流层的运动与地壳块体的运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作用 ,构造驱动力如同向北东方向张开的手掌 .从时间延迟出发 ,推断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 6 0~ 2 2 5 km.其变化范围与低速层埋深的变化范围 (1 0 4~ 2 6 0 km)相当 ,认为各向异性层顶面可能在地壳底部 ,也可能在低速层 ,且在不同地点是不相同的 ,这与云南及周边地区莫霍面变化剧烈有因果关系 .进一步推断出上地幔的各向异性主要存在于岩石圈而不是整个上地幔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云南数字地震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 [J].
吴建平 ;
明跃红 ;
王椿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1, (02) :228-237+295
[2]   青藏高原横波分裂的观测研究 [J].
丁志峰,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2) :211-220
[3]   中国大陆岩石层的方位各向异性 [J].
郑斯华,高原 .
地震学报, 1994, (02) :131-140
[4]   西南地区应力场变动与强震活动秩序及实验研究 [J].
阚荣举 ;
彭万里 .
地震研究, 1980, (04) :181-192
[5]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J].
滕吉文 ;
王绍舟 ;
姚振兴 ;
徐振武 ;
朱志文 ;
杨秉平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54-268
[6]  
康滇构造带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滕吉文著, 1994
[7]  
滇西北地区活动断裂[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