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检出率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被引:23
作者
刘小平
樊尚荣
李建武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
[2]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检出率; 抗真菌药物; 敏感性;
D O I
10.13390/j.issn.1672-1861.2004.02.005
中图分类号
R711.32 [子宫炎、子宫内膜炎及子宫颈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调查妇科门诊患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的发病率 ,对检出的VVC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方法 连续对 1 0 0 0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VVC发病情况调查。采用Etest法对检出的 1 2 3例株念珠菌进行体外抗药敏试验。结果 妇科门诊患者VVC的发病率为 1 2 3% (1 2 3/ 1 0 0 0 )。 2 2 3% (2 2 3/ 1 0 0 0 )的患者以往曾有过VVC病史 ,1 3% (1 3/ 1 0 0 0 )的患者为复发性VVC ,占VVC的 8 9% (1 1 / 1 2 3)。 1 2 3例证实的VVC病例中 ,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分别占 94 3% (1 1 6 / 1 2 3)、 7 1 % (8/ 1 1 3)、 1 6 %(2 / 1 2 3)和 0 8% (1 / 1 2 3)。有 4例患者为两种念珠菌混合感染 ,分别为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 (2 )及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 (2 ) ,混合感染率为 3 3% (4 / 1 2 3)。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对 1 1 6株白念珠菌的MIC90依次为 0 38、 2 0、 0 2 5、 1 0、 1 6 μg/ml;白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和氟康唑的耐药率依次为 0 9%、 6 9%、 2 6 %、 1 7%和 2 6 %。 8株光滑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氟胞嘧啶均敏感或剂量依赖敏感 ,2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耐药 ,8株光滑念珠菌均对伊曲康唑耐药。 2株热带念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郑州市金水区1997~2001年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J].
韩希凤 .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3, (02) :81-83
[2]   性病门诊就诊妇女中3种阴道感染的研究 [J].
王千秋 ;
杨凭 ;
钟铭英 ;
王广聚 .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09) :548-550
[3]   珠海市34686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J].
温晟姝 .
中国妇幼保健, 2002, (09) :27-28
[4]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原性酵母菌鉴定的研究 [J].
吴音 ;
陈元 ;
马珍 ;
周晓 .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2, (04) :230-231
[5]   真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分析 [J].
唐振华 ;
陆庭嫣 ;
潘卫民 .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2, (03) :173-174
[6]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检测 [J].
朱慧兰 ;
谷进 ;
李平 ;
林蔼 ;
王振强 ;
丘小珊 ;
林仁英 .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 (03) :175-176
[7]  
In vitro activities of Terbinafine in combination with fluconzole , itraconzole Voriconazole, and Posaconazole against clinical isolates of Candida glabrata with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azole .2 Perea S,Gonzalez G,Fothergill AW,et al. J Clin Microbiol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