铈在水鳖叶片内的分布及生理和结构效应分析

被引:6
作者
徐勤松
施国新
沙莎
计汪栋
赵娟
许晔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水鳖; 铈; 细胞定位; 光合色素; 超微结构; 保护酶; 可溶性糖; 胁迫蛋白; 稀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分布广泛的高等浮水植物——水鳖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模拟的含不同浓度Ce的水溶液中培养7 d,研究了Ce在水鳖叶细胞中的分布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随着Ce浓度的增大,水鳖叶片褪绿程度逐渐加重,光合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也显著下降。Ce对保护酶系统存在不同影响,分别在2.5和5 mg.L-1时诱导SOD和POD活性达峰值,其后逐渐下降,但POD活性都高于对照,SOD则受到明显抑制,而CAT活性一直呈上升趋势。Ce导致可溶性糖在水鳖叶片内显著积累。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5 mg.L-1Ce时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2.98%,其后则下降并与Ce浓度显著负相关。SDS-PAGE电泳表明,当Ce浓度大于2.5 mg.L-1后,分子量为141.9,54.8和15.8 kD的蛋白/多肽表达逐渐减弱,但同时诱导出了分子量为33.0和20.7 kD的新蛋白。电镜观察发现Ce对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结构造成明显损伤,主要是被膜或外膜破裂和核质消失。定位结果显示Ce主要分布在细胞壁以及细胞壁和质膜之间,原生质体内部没有观察到。结果表明,(1)Ce不仅损害了水鳖的生理活性,而且也破坏了细胞的超微结构,最终导致植物死亡。(2)光合色素是反应最敏感的生理指标。(3)在实验周期内,Ce对水鳖的半效应浓度(EC50)为10 mg.L-1,水体最大允许浓度为1 mg.L-1。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Toxic Effects of Lanthanum, Cerium, Chromium and Zinc on Potamogeton Malaianus [J].
王学 ;
施国新 ;
徐勤松 ;
王春涛 .
JournalofRareEarths, 2005, (03) :367-371+255
[2]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 [J].
史建君 ;
陈晖 ;
王寿祥 ;
陈传群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2) :10-13+33
[3]   血清过氧化氢酶的比色测定 [J].
周强 ;
曹春艳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1, (06) :473-474
[4]   Oryzias latipes鱼体对不同形态镧的积累特征 [J].
梁涛 ;
王立军 ;
章申 ;
黄玉瑶 ;
赖英 .
中国稀土学报, 2001, (05) :443-446
[5]   稀土元素定位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 [J].
周晓波 ;
魏幼璋 .
稀土, 1999, (06) :55-58+67
[6]   华北模拟实验块地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中的稀土浓度分布及施用农用稀土的影响 [J].
鲁鹏 ;
王子健 ;
王文华 ;
杨淑兰 ;
彭安 ;
闫欣 ;
张海政 .
中国稀土学报, 1997, (02) :59-63
[7]   稀土元素镧对金鱼藻生长生理及细胞叶绿体结构的影响 [J].
胡勤海 ;
叶畅 ;
叶兆杰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83-87
[8]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 [J].
赵世杰 ;
许长成 ;
邹琦 ;
孟庆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3) :207-210
[9]   水生维管束植物受镉污染后的生理变化及受害机制初探 [J].
孙赛初 ;
王焕校 ;
李启任 .
植物生理学报, 1985, (02) :113-121
[10]  
蛋白质电泳实验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郭尧君编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