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40m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被引:7
作者
孙东 [1 ]
王宏斌 [1 ]
雍学善 [1 ]
张虎权 [1 ]
高建虎 [1 ]
董瑞霞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2]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串珠状”反射; 正演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m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7+106 +1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碳酸盐岩特殊孔洞型构造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J].
吴俊峰 ;
姚姚 ;
撒利明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7, (02) :180-185+244+122
[2]   模型正演技术在碳酸盐岩油气藏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 [J].
刘军迎 ;
雍学善 ;
高建虎 .
岩性油气藏, 2007, (01) :109-112
[3]  
溶洞地震波“串珠状”形成机理及识别方法[J]. 胡中平.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04)
[4]  
溶洞地震波“串珠状”形成机理及识别方法[J]. 胡中平.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6 (04)
[5]   碳酸盐岩岩溶型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J].
陈广坡 ;
潘建国 ;
管文胜 ;
黄林军 ;
谭林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 (03) :43-46+3
[6]   深层碳酸盐岩岩溶风化壳洞缝型油气藏可检测性的理论研究 [J].
姚姚 ;
唐文榜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6) :623-629+708
[7]   无反射波动方程正演模型及其应用 [J].
吴清岭 ;
李伟 ;
陈可为 ;
崔敬伟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 (02) :14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