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次级支流斯合沟泥石流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王小群
王兰生
李天斌
赵其华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斯合沟; 泥石流; 形成演化; 机制模型; 稳定性评价;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4.01.006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作为地质环境较差的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对它的研究尤其是泥石流规律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对于泥石流的研究思路却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对山区的工程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文从工程地质研究思路的角度出发,对位于大渡河支流官料河上某水电站下闸址区的斯合沟泥石流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工程地质分析的方法对大渡河次级支流斯合沟泥石流的形成环境(地层岩性条件、构造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植被发育及人类活动)、基本特征(泥石流沟的基本特征、泥石流的堆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该泥石流的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机制模型(初期是堰塞式沟谷型泥石流,后期逐渐转向汇聚式沟谷型泥石流)。并在此基础上对泥石流沟沿岸的岸坡稳定性(可能泥石流的物源)等进行了评价分析。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泥石流的活动趋势以及可能泥石流的体积(未来泥石流形成将主要是在面蚀和沟蚀作用下的坡面泥石流。泥石流规模较小,且由于沟谷中下游坡降的进一步减缓,形成的泥石流物质一般将沿途停积,实际进入官料河内的体积很小)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评价预测。经过这样的系统分析对工程建设中的泥石流防治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泥石流防治指南.[M].周必凡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1981,
[3]   大渡河官料河昔木呷沟泥石流特征研究 [J].
王小群 ;
叶尚其 ;
王兰生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2, (02) :26-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