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5
作者
:
徐少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徐少康
李博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李博昀
周希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周希贤
刘振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刘振山
机构
:
[1]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来源
:
河南地质
|
1998年
/ 04期
关键词
:
金红石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分布规律,秦岭东段;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470.1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秦岭东段金红石矿床分为区域变质、岩浆、热液、风化及沉积五大成因类型。正变质型矿床,常量元素与钙碱性—碱性、基性岩浆岩接近,TiO2与SiO2呈负相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由轻稀土富集型渐变为亏损型。副变质型矿床,常量元素与粘土岩接近,TiO2与SiO2、ΣREE等呈正相关;与CaO、MgO等呈负相关。岩浆型矿床,常量元素与超基性岩接近,TiO2与Al2O3、(La/Lu)N等呈正相关。热液脉型矿床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与母矿床相同。矿床沿深大断裂分布,均位于变质岩区。成矿时代为晚元古代、泥盆纪及第四纪。正变质型矿床一般共生有风化、沉积及热液脉型矿床。成矿机制主要为扬子板块向北两次较大规模的俯冲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化学成分与成矿关系
[J].
徐少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徐少康
;
李博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李博昀
;
程建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程建祖
;
刘振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刘振山
.
河南地质,
1996,
(04)
:10
-16
[2]
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徐少康,程建祖,李博昀,商和文,陈义海,陈淑华,刘振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徐少康,程建祖,李博昀,商和文,陈义海,陈淑华,刘振山
.
化工矿产地质,
1994,
(02)
:86
-92
[3]
江苏东海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基本特征
[J].
程振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
程振香
.
矿床地质,
1990,
(01)
:86
-90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 编著, 1989
[5]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 地质出版社 , 谢窦克, 1989
←
1
→
共 5 条
[1]
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化学成分与成矿关系
[J].
徐少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徐少康
;
李博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李博昀
;
程建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程建祖
;
刘振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刘振山
.
河南地质,
1996,
(04)
:10
-16
[2]
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徐少康,程建祖,李博昀,商和文,陈义海,陈淑华,刘振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化学工业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河南化工地质队
徐少康,程建祖,李博昀,商和文,陈义海,陈淑华,刘振山
.
化工矿产地质,
1994,
(02)
:86
-92
[3]
江苏东海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基本特征
[J].
程振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南京
程振香
.
矿床地质,
1990,
(01)
:86
-90
[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王中刚等 编著, 1989
[5]
中国东南岩石圈板块边界变质带[M]. 地质出版社 , 谢窦克, 198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