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灾害学刍议(Ⅱ)——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及其进展

被引:7
作者
韩延本
赵娟
李志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3]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天文学; 自然灾害; 天文灾害学;
D O I
10.13577/j.jnd.2002.0217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简述了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 ,一些天文因素对许多自然灾害的孕育有调制作用 ,对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诱发、触发的作用 ,深入开展天文灾害学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同时作者简要综述了这一交叉研究领域近些年的进展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地球自转速率的年际变化与El Nio事件 [J].
韩延本 ;
赵娟 ;
李志安 .
科学通报, 2001, (22) :1858-1861
[2]   天文灾害学刍议(Ⅰ) [J].
韩延本 ;
赵娟 ;
李志安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4) :137-141
[3]   小天体撞击灾害 [J].
苏旸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3) :119-125
[4]   日月引潮力的变化与台湾地震 [J].
赵娟 ;
韩延本 ;
李志安 .
自然灾害学报, 2001, (03) :64-67
[5]   地球排气作用——建立整体地球科学的一条统纲 [J].
杜乐天 .
地学前缘, 2000, (02) :381-390
[6]   潮汐应力对发震断层作用的统计分析 [J].
吴小平 ;
冒蔚 ;
黄雍 ;
蒋骏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S1) :65-74
[7]   日食一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J].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地球物理学报, 1999, (06) :732-738
[8]   全球性地震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J].
张桂清 .
地震学报, 1998, (04) :92-96
[9]   厄尔尼诺与太阳活动的50d振荡 [J].
李志安,林巧,韩延本,赵娟 .
天文学报, 1996, (04) :443-448
[10]   发震断层面上潮汐有效剪切应力增量的计算与加卸载的确定 [J].
蒋骏,张雁滨 .
中国地震, 1995, (01) :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