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日本血吸虫形态的若干观察
被引:4
作者
:
何毅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
何毅勋
机构
: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
来源
:
动物学报
|
1962年
/ 03期
关键词
:
卵模;
前室;
成卵腔;
腹吸盘;
日本血吸虫;
小棘;
雄虫体;
口吸盘;
卵黄管;
卵黄蒂;
角皮层;
生殖腔;
埃及血吸虫;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自从桂田(1904)首先发现日本血吸虫之后,继之对该虫形态的研究颇不乏人,其中主要有藤浪(1904)、宫川(1916)、Faust和Meleney(1924)、Severinghaus(1928)和多田(1928)等氏。近年来作者在进行各种药物对虫体作用的研究工作中,有机会系统地观察和研究了正常虫体的形态和组织构造,发现过去研究者们的描述不够完善,并有若干的形态构造尚未加以叙述。为了补充或提供其他方面的参考,故将观察的结果介绍于后。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6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