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泥沙输移比研究进展

被引:22
作者
谢旺成 [1 ,2 ]
李天宏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域; 侵蚀量; 沉积量; 泥沙输移比;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2.089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基于对已有泥沙输移比相关研究的总结,探讨了泥沙输移比的定义和作用。根据泥沙输移比的内涵,结合影响泥沙输移比的因素,分析了泥沙输移比的计算方法。基于国内外泥沙输移比计算的实例,总结了主要流域泥沙输移比数值的变化范围。目前泥沙输移比计算仍以对流域侵蚀和输移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主,由于对泥沙输移比的理解有所不同,不同研究获得的计算公式形式多样,且往往针对具体的研究区域,适用性差。如何构建适用局部较大区域的泥沙输移比计算公式仍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76 / 68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31]   泾河、北洛河泥沙输移规律 [J].
景可 .
人民黄河, 1999, (12) :18-19
[32]   陕南河流泥沙输移比问题 [J].
吴成基 ;
甘枝茂 .
地理科学, 1998, (01) :44-49
[33]   山区流域坡面径流侵蚀和泥沙输移分析 [J].
张光科 ;
刘东 ;
方铎 .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1997, (06) :12-20
[34]   山区流域泥沙输移比计算公式 [J].
张光科,刘东,方铎 .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 (06) :85-90
[35]   密云水库上游水土流失遥感调查与分析 [J].
曾琪明,马霭乃,贺伟,张国权,王洽堂,毕小刚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6, (01) :46-51+60
[36]   长江上游流域地表侵蚀与河流泥沙输移 [J].
刘毅,张平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5, (01) :40-44
[37]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侵蚀泥沙输移比物理模型研究 [J].
刘黎明 .
中国水土保持, 1994, (03) :12-15+61
[38]   谈泥沙输移比附视频 [J].
张凤洲 .
中国水土保持, 1993, (10)
[39]   黄土地区一次暴雨产沙数学模型的研究 [J].
曹文洪 ;
张启舜 ;
姜乃森 .
泥沙研究, 1993, (01) :1-13
[40]   闽东南花岗岩侵蚀区土壤侵蚀规律与治理 Ⅲ.泥沙输移动态的研究 [J].
郑添发 ;
黄炎和 ;
卢程隆 ;
傅勤 ;
李振宗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1, (02) :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