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原油中双金刚烷分布特征与油气运移

被引:15
作者
段毅
王传远
郑朝阳
吴保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双金刚烷; 原油成熟度; 油气充注期次; 油气运移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原油中双金刚烷的分布特征,探讨了该油田油气的充注期次和运移方向,结果表明,原油中双金刚烷指标值反映了原油的成熟度,并且指示研究区4区和6区原油充注时间较早、9区原油充注时间较晚,其它油区原油充注时间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原油中双金刚烷指标值分布特征显示出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油气存在2个充注方向,一是由南向北,并且油气成熟度相对较低,可能主要代表了早期的油气运移,另一个是由东向西,原油成熟度相对较高,可能主要代表了晚期的油气运移。根据原油成熟度和运移方向特征,认为塔河油田的早期油气起源于满加尔坳陷,晚期油气起源于满加尔坳陷和草湖坳陷,主力烃源岩层为寒武—奥陶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 [J].
顾忆 ;
黄继文 ;
邵志兵 .
石油实验地质, 2003, (06) :746-750
[2]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 [J].
王敦则 ;
黎玉战 ;
俞仁连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2) :122-128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地质条件 [J].
李国政 ;
王辉 ;
丁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6) :493-495+445
[4]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 [J].
丁勇 ;
晏银华 ;
顾忆 ;
李新民 .
新疆石油地质, 2001, (06) :478-479+453
[5]   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油田油气藏成藏机制 [J].
顾忆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4) :307-312
[6]   原油及烃源岩成熟度的新指标——甲基双金刚烷指数 [J].
郑伦举 ;
曹建平 ;
薛建华 ;
别道哲 .
石油实验地质, 1998, (04) :103-108
[7]   利用双金刚烷指标研究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成熟度 [J].
曾凡刚 ;
程克明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3) :16-20
[8]   双金刚烷指标作为下古生界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岩成熟度衡量标尺的讨论 [J].
李景贵 ;
崔明中 ;
张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2) :99-101+8+16
[9]   用MID/GC/MS检测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中金刚烷类化合物及其地质意义探索 [J].
赵红,王占生,朱俊章,陈奇,王培荣 .
质谱学报, 1994, (04) :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