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井下节流临界状态的判别方法

被引:22
作者
蒋代君 [1 ]
陈次昌 [1 ]
钟孚勋 [2 ]
伍超 [3 ]
唐刚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
关键词
气井; 井下油嘴; 节流; 流动特性; 临界压力; 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7 [气田开发与开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临界状态参数,尤其是临界压力比,这是天然气井下节流嘴设计计算以及判断节流嘴内是否达到临界流动,能否实现气井稳产的关键数据。以往对天然气井下节流临界流动状态的判别往往基于经验公式。由于井下节流,节流嘴上游压力的不易测得,使得临界流动状态判别困难。以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井下节流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指出实际临界压力比要小于理论临界压力比,理论临界压比只是临界流状态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进而提出了临界状态判别的新方法,即用临界流动的原始定义(即马赫数)来判定。若节流嘴出口处的马赫数大于1,则说明流动已处于超临界状态,在节流嘴的最小截面处即喉部可以达到临界流动;若截面2处的马赫数小于1,则节流嘴中流动处于亚临界状态。该方法物可有效的判别井下节流的流动状态,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完成节流嘴入口处、井底的气体流动预测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7+175 +175-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井下节流技术在长庆气田试验研究及应用 [J].
吴革生 ;
王效明 ;
韩东 ;
徐勇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65-67+11
[2]   气液两相流流经突缩再突扩管道的压力降研究 [J].
吴东垠,林宗虎 .
热能动力工程, 1995, (06) :366-370+405-406
[3]   井下油嘴节流机理研究及应用 [J].
刘鸿文 ;
刘德平 .
天然气工业, 1990, (05) :57-62+11
[4]  
徐济〓,贾斗南编著,徐济〓主编.沸腾传热和气液两相流[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1
[5]  
刘芙蓉,杨珊璧编.热工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  
童秉纲等编著.气体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