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小麦花粉粒内壁及ATP酶活性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被引:13
作者
姚雅琴
张改生
刘宏伟
王军卫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3] 陕西杨陵
关键词
小麦; K型雄性不育; 花粉粒内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42 [种子植物花粉];
学科分类号
090102 ;
摘要
运用电镜和细胞化学标记技术 ,研究比较了 K型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花粉粒内壁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和 ATP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保持系和不育系花粉粒内壁的发生均从花粉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开始 ,发育初期 2种类型的花粉粒质膜上均具有 ATP酶活性反应。随着内壁的加厚 ,保持系花粉粒质膜上的 ATP酶活性增加 ,当内壁加厚到一定程度时 ,内壁中形成膜性结构的管状通道 ,在管状通道中具显著的 ATP酶活性反应 ;其成熟花粉粒萌发孔区的细胞质隆起 ,孔盖被推出 ,内壁和周围组织具极显著的 ATP酶活性反应。不育系花粉粒随着内壁的加厚 ,质膜上的 ATP酶活性变化不明显 ,内壁比保持系的厚 ,没有正常的管状通道的形成和 ATP酶活性反应 ;萌发孔区细胞质隆起不明显 ,孔盖内陷 ,内壁和周围组织没有 ATP酶活性。分析认为 ,K型小麦雄性不育花粉粒内壁结构的这种畸型变化及 ATP酶活性反应的差异 ,可能是造成花粉粒败育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249 +2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光周期对光敏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Ca2+-ATPase分布的影响 [J].
孟祥红 ;
王建波 ;
利容千 .
植物学报, 2000, (05) :446-454
[2]   光周期对光敏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Ca2+分布的影响 [J].
孟祥红 ;
王建波 ;
利容千 .
植物学报, 2000, (01) :15-22
[3]   Immunolocalization of the cell wall components inPinus densiflora pollen [J].
Norifumi Mogami ;
Sumio Nakamura ;
Norio Nakamura .
Protoplasma, 1999, 206 :1-10
[4]   Location of cellulose and callose in pollen tubes and grains of Nicotiana tabacum [J].
Ferguson, C ;
Teeri, TT ;
Siika-aho, M ;
Read, SM ;
Bacic, A .
PLANTA, 1998, 206 (03) :452-460
[5]   Allergenic and antigenic proteins released in the apertural sporoderm during the activation process in grass pollen grains [J].
Marquez, J ;
SeoaneCamba, JA ;
SuarezCervera, M .
SEXUAL PLANT REPRODUCTION, 1997, 10 (05) :269-278
[6]  
S-RNase gene of Nicotianaolata is expressed in developing pollen .2 DODDS PN,BONING I,DU H,RODIN J,et al. Plant-Cell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