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弧碰撞造山作用和岩浆成矿系统

被引:162
作者
杨岳清
侯增谦
黄典豪
曲晓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岛弧; 碰撞造山; 岩浆热液矿床; 中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中甸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的南端 ,它的演化经历了洋壳俯冲 ( 2 10~ 2 3 5Ma)、陆陆碰撞 ( 80~ 88Ma)和陆内汇聚 ( 2 8Ma)三大造山作用。在俯冲造山作用中产生了浅成 超浅成斑、玢岩 ,并发育了与之有关的斑岩型、夕卡岩型、浅成低温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在碰撞造山作用中形成了与后造山黑云母花岗岩和与之有关的蚀变花岗岩型、石英脉型钨 钼矿床。在陆内汇聚造山作用中产生了深源正长岩类和与之有关的斑岩型金矿。火成岩类型和成矿作用的多样化表明 ,在中甸弧中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滇西北中甸地区中-酸性斑岩及其含矿性初步研究.[A].曾普胜;莫宣学;喻学惠;卢振权;.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9,
[2]  
三江地区义敦岛弧构造-岩浆演化与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M].侯增谦等著;.地震出版社.1995,
[3]   中国火山岩地区金的成矿环境及分布规律 [J].
王碧香 ;
杨岳清 ;
史仁灯 ;
银剑钊 ;
石森 .
矿床地质, 1997, (01) :12-17+19-21+41
[4]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金矿类型及成矿条件 [J].
杨岳清 ;
田农 .
地质学报, 1993, (01) :6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