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区构造特征及成矿模式

被引:4
作者
尚玲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立交桥式成矿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0.2(45)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区总体为一NW—SE走向的不协调短轴复背斜,后期有SN向次级褶皱叠加。区内NW向断裂发育,均为EW向大断裂之分支断裂,规模小,无推覆性质,主要矿床(Ⅰ号矿床)呈较为典型的立交桥式双层成矿模式。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铜(锌)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矿田构造学.[M].瞿裕生;林新多主编;.地质出版社.1993,
[2]  
地质力学与地壳运动.[M].孙殿卿;高庆华 著.地质出版社.1982,
[3]  
地质力学概论.[M].李四光著;.科学出版社.1973,
[4]   新疆觉罗塔格韧性变形带应变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徐兴旺 ;
马天林 ;
孙立倩 ;
李贵书 .
地质力学学报, 1996, (03) :40-41
[5]   新疆哈密黄山韧性挤压带超塑性拉伸砾石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J].
徐兴旺,马天林,孙立茜,李贵书 .
地球学报, 1996, (03) :276-281
[6]   再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J].
程裕淇 ;
陈毓川 ;
赵一鸣 ;
宋天锐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3, (02) :1-64+134
[7]   初论矿床的成矿系列问题 [J].
程裕淇 ;
陈毓川 ;
赵一鸣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79, (00) :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