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夷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设想

被引:17
作者
郑达贤 [1 ]
钟全林 [2 ]
陈加兵 [1 ]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 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界定; 生态特征; 生物多样性; 群网建设; 大武夷;
D O I
10.19687/j.cnki.1673-7105.2006.04.002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界定了大武夷山区域的范围,阐述了其生态特征及其地位.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⑴自然保护区呈分散性岛状分布,具明显的岛屿生物地理学特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受到明显限制;⑵自然保护区的生境还未得到根本改善,许多重点保护物种仍呈减少态势;⑶自然保护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较突出.提出了大武夷自然保护区群网建设的概念性设想以及需要着重解决的5个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 [J].
崔国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6) :102-105
[2]   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 [J].
张志 ;
亢新刚 ;
华朝朗 ;
余昌元 ;
邓喜庆 ;
毕艳玲 .
林业资源管理, 2004, (02) :33-36+46
[3]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布局问题 [J].
王玉山 ;
李昊翔 .
环境保护, 2003, (05) :19-21
[4]   世界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任务 [J].
崔国发 ;
王献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4) :123-125
[5]   Habitat corridors function as both drift fences and movement conduits for dispersing flies [J].
Fried, JH ;
Levey, DJ ;
Hogsette, JA .
OECOLOGIA, 2005, 143 (04) :645-651
[6]  
福建典型区生态环境研究.[M].曾从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7]  
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理论与方法.[M].徐海根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8]  
武夷山.[M].曹南燕主编;倪木荣等摄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