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文化外交机制的构建:过程、动因及启示

被引:9
作者
胡文涛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机制; 建构; 动因;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05.04.013
中图分类号
G171.2 [];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反对“官方文化”(officialculture)的传统理想主义思想造成美国官方文化外交起步较晚;以反击德国法西斯对其后院拉美地区发动“文化攻势”为契机,美国政府逐步建构了官方或半官方机制、凸显其在对外文化活动中的主角地位;并藉冷战的现实需要,频繁变更文化外交机构。理想主义思想推动国会立法,以明确政府在文化外交活动中的适当角色以及保障相关项目的拨款。外交决策者现实利益的追逐和教育文化界理想愿望的祈求之间的较量使得机制建构过程复杂,但相对成熟。中国在完善现有的文化外交机制的过程中,可从美国早期经验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81 +8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传承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文化外交 [J].
杨鸿玺 .
当代世界, 2005, (03) :30-31
[2]   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J].
孙家正 .
求是, 2004, (24) :5-8
[3]   郑和下西洋对中西文化交流的推动和影响 [J].
申海田 .
山东社会科学, 1995, (06) :61-64
[4]  
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M]. 时事出版社 , 陈洁华著, 2001
[5]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宝俊著, 1999
[6]  
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Exchange Programs: 1938–1978[J] . Kevin V. Mulcahy.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and Society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