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新月形沙丘不同部位的粒度特征

被引:42
作者
陈渭南
雷加强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所
[5] 不详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新月形沙丘; 颗粒级配; 分选指数;
D O I
10.13448/j.cnki.jalre.1992.02.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经84°沿线,北纬38°50′~40°50′之间复合型沙垄垄间平地新月形沙丘的粒度筛析资料分析表明:沙丘沙以极细沙和细沙为主,二者含量达80~90%以上。平均粒径3.34φ。落沙坡脚最细,往迎风坡脚越来越粗。分选程度以沙丘脊部最好,向两坡逐渐较差。沙丘上沙子搬运以跃移为主,该组分含量占90%左右。粗截点2~3φ、细截点4φ左右。地面滚动组分平均含量<6%,悬移组分平均含量<3%。丘间地平均粒径2.94φ,分选也较沙丘差。作为对照,文中还论述了纵向沙垄的粒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112 +1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地貌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朱震达等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