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氏黄河猴(哺乳动物纲,灵长目)较完整下颌骨的发现

被引:2
作者
童永生
王景文
黄学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山西垣曲; 始新世; 黄河猴; 下颌骨;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1999.02.004
中图分类号
Q915.879 [灵长目];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新发现的下颌骨说明斯氏黄河猴下齿式为 2?, 1,3, 3。 p2为双根齿,其前后有短的齿隙;p3具有低小的后跟;p4未臼齿化,无下前尖,有初始的下后尖,在较大的跟盆上,有明显的下次尖和很小的下内尖?; m1下前尖小,有些前后收缩(与Rencunius zhowi比较),m3下次小尖不如正模发育。下颌骨联合部倾斜,不愈合。黄河猴的下臼齿在形态上与西瓦兔猴亚科和原始类人猿──渐新猿亚科有许多共同点,但上臼齿形态差异显著。黄河猴类可能出自亚洲的cercamoniine形的兔猴形灵长类。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禄丰古猿地点中国兔猴一新种 [J].
潘悦容 ;
吴汝康 .
人类学学报, 1986, (01) :31-40+106
[2]   禄丰中新世兔猴类一新属 [J].
吴汝康 ;
潘悦容 .
人类学学报, 1985, (01) :1-6+105
[3]   DENTITION OF SIVALADAPIS-NAGRII (ADAPIDAE) FROM THE LATE MIOCENE OF INDIA [J].
GINGERICH, PD ;
SAHNI, 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IMATOLOGY, 1984, 5 (01) :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