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分析法的江苏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研究

被引:6
作者
侯晴
王国梁
机构
[1] 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地域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法; 江苏;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07.04.02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江苏省三大地区和各地级市2000 ̄2005年间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出各地产业结构和区位两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以此为依据分别将13个地级市划分为3类;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和区位两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呈现明显的由南到北逐渐递减的地域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M].吴殿廷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区域经济学.[M].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  
区域经济学.[M].高洪深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江苏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J].
张红兵 .
价值工程, 2006, (05) :26-28
[5]   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J].
汪再非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5) :83-86
[6]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J].
欧向军 ;
陈修颖 .
经济地理, 2004, (03) :338-34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