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氟沙星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40
作者
张劲强
董元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土壤与环境联合开放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关键词
诺氟沙星; 吸附; 解吸; 土壤; pH;
D O I
10.13227/j.hjkx.2007.09.010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批平衡吸附试验,研究了诺氟沙星在河南封丘潮土、江西鹰潭红壤、苏南常熟水稻土和南京黄棕壤等4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诺氟沙星的土壤吸附-解吸不同程度地偏离线性模型,但均可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进行良好的线性拟合.其Kf值变化较大,分别为潮土82.0 L/kg、黄棕壤432 L/kg、水稻土5 677 L/kg和红壤8 790 L/kg,显示诺氟沙星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诺氟沙星在4种土壤上的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其中,诺氟沙星在红壤中的滞后现象明显与其他3种土壤不同,其滞后系数至少大5倍以上.研究表明4种土壤中诺氟沙星的吸附参数Kf值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溶液中诺氟沙星阳离子形态比例则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不同pH(59)下,红壤和水稻土的诺氟沙星吸附参数lgKd随pH的升高先增加而后降低,黄棕壤和潮土中则不同程度地线性下降.可见,阳离子吸附可能是诺氟沙星土壤吸附的重要机理,而低pH下红壤和水稻土中诺氟沙星的吸附是阳离子吸附和土壤溶液共存阳离子竞争性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134 / 2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混合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竞争吸附研究 [J].
陈迪云 ;
谢文彪 ;
吉莉 ;
李锦文 ;
汤泽平 .
环境科学, 2006, (07) :1377-1382
[2]   兽药抗生素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J].
张劲强 ;
董元华 ;
安琼 ;
刘新程 .
土壤, 2005, (04) :353-361
[3]   氟喹诺酮类药物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J].
吕咏梅 .
化工文摘, 2004, (05) :23+25-23
[4]   除草剂草甘膦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J].
杨宏伟 ;
郭博书 ;
嘎尔迪 .
环境科学, 2004, (05) :158-162
[5]   除草剂苄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 [J].
司友斌 ;
周静 ;
王兴祥 ;
周东美 .
环境科学, 2003, (03) :122-125
[6]   灭草松在土壤中吸附的支配因素 [J].
李克斌 ;
刘维屏 ;
周瑛 ;
王红宇 .
环境科学, 2003, (01) :126-130
[7]  
土壤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李学垣主编, 2001
[8]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analysis of veterinary and human drugs in soils, sediments and sludge[J] .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 2003 (6)
[9]  
Sorption and mobility of metronidazole, olaquindox, oxytetracycline and tylosin in soil[J] . Chemosphere . 2000 (7)
[10]  
Role of excreted chlortetracycline in modifying the decomposition process in feedlot waste[J] . G. Keith Elmund,S. M. Morrison,D. W. Grant,M. P. Nevins.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19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