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实证:现行犯速决程序研究

被引:8
作者
冯露
马静华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现行犯; 速决程序; 实证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适应现行犯案件的特点,法、德、意等国采用了整体速决程序。比较研究发现,现行犯诉讼程序具有流线型的结构,通过减少起诉环节、缩短诉讼期限加速程序流转,达到迅速惩罚犯罪的目的。高效的权力运作是这一程序的本质特征。对两个地区现行犯案件处理程序的实证考察表明,有必要建立专门化的现行犯速决程序。建构这一程序首先需要解决"治安违法/犯罪"的二元追诉模式带来的障碍,然后应确定适用范围、简化程序、缩短期限,并进行配套制度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迅速审判:不同刑事诉讼模式下的理念与制度比较 [J].
马静华 ;
潘利平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23-130
[2]   我国刑事强制到案制度的现状与改革 [J].
吴畅 .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5) :67-71
[3]   关于对现行犯适用先行拘留的思考 [J].
耿连海 .
政法学刊, 2004, (06) :37-39
[4]   论认罪案件处理程序之简易化 [J].
柯葛壮 ;
杜文俊 .
政治与法律, 2003, (02) :52-60
[5]  
法理视野中的刑事诉讼效率和期间:及时性原则研究[J]. 谢佑平,万毅.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2)
[6]   论建立无证拘留制度 [J].
孙长永 .
现代法学, 1994, (02) :12-14
[7]  
日本刑事诉讼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日)松尾浩也著, 2005
[8]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MirjanR.Damaska)著, 2004
[9]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吴增基等主编, 2003
[10]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