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呼气末压力为零时的静态压力容积曲线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控制性肺膨胀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隆云
刘大为
杜斌
马遂
王郝
莫小丽
柴文昭
石岩
芮曦
崔娜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复张操作;
控制性肺膨胀;
静态压力-容积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3.8 [呼吸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评价呼气末压力为零 (ZEEP)时静态压力 容积 (P V)曲线在预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对控制性肺膨胀 (SI)反应性的作用。方法 2 0例ARDS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并测量ZEEP时的静态P V曲线 ,在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2h后进行SI。根据 2 0例患者使用SI后改良氧合指数 (PaO2 /FiO2 )进行分组 ,增加≥ 2 0 %为SI反应组 (A组 ) ,<2 0 %为SI无反应组 (B组 )。结果 (1)A组ZEEP时静态P V曲线参数c - 2d≥ 0cmH2 O(1cmH2 O =0 0 98kPa) ,且c≥ 18cmH2 O ,呈向上凹的形态 ;而B组c - 2d <0cmH2 O或c <18cmH2 O ,呈向上凸的形态或一直线。 (2 )使用SI后 ,A组患者可减少肺内分流 (P =0 0 0 6 ) ,而B组不减少肺内分流 (P =0 339)。相同吸气压下的肺容积增加 ,A、B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2 4 1± 111)ml,(2 9± 4 6 )ml,P =0 0 36 ]。结论ARDS患者在ZEEP时静态P V曲线具有不同的形态 ,使用曲线参数的c - 2d及c值可迅速判断静态P V曲线形态 ,对指导预测ARDS患者中SI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