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深钻孢粉记录揭示的2.78Ma以来的植被演替与气候变迁

被引:14
作者
肖霞云 [1 ]
沈吉 [1 ]
王苏民 [1 ]
肖海丰 [1 ]
童国榜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孢粉记录; 古植被; 古气候; 气候转型; 鹤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4 [古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云南鹤庆盆地737.72m长的湖泊沉积岩芯进行高分辨率的孢粉研究表明,2.780Ma以来鹤庆盆地周围山地的古植被与古气候经历了6次大的变化,即2.780~2.729MaBP,研究区周围山地主要被松林所占据,垂直植被带结构简单,反映气候相对温暖干旱;2.729~2.608MaBP,寒温针叶林和铁杉林面积增加较多,已存在结构清楚的垂直带谱,但根据孢粉组合中生长在低海拔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含量也普遍增加可以推测此期寒温针叶林和铁杉林面积增加主要是由于山体强烈抬升为它们的母体植物提供了向上扩张的空间和生长条件的结果,相对应的盆地周围较低海拔区气候相对温暖湿润;2.608~1.553MaBP,研究区周围山地大部分被松林所占据,寒温针叶林林带上升,反映气候整体偏暖干;1.553~0.876MaBP,研究区周围山地的垂直植被带增多,并且植被带上下迁移的幅度变大,反映气候变化幅度增加、气候组合特征更加复杂且大部分时期偏冷;0.876~0.252MaBP,研究区周围山地已存在现今所具有的所有植被带,各植被带的组成成分较前期更丰富且复杂,它们在不同时期此消彼长,互相更替,而且其上下迁移的幅度是整个剖面中最大的,反映气候变化的幅度更大但频率降低、气候的组合特征更加复杂;0.252MaBP至今,研究区周围山地的大部分时期是松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扩张期,其他植被带扩张的时期很短,反映气候冷暖波动的幅度减小.在此6次大的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背景下,还存在多次次一级的植被演替与气候波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鹤庆盆地植被演替与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初步认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轨道参数等外部因素,但在2次山地垂直植被带明显增加和3次大的气候转型时,青藏高原隆升对鹤庆地区的环境变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78 / 7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云南鹤庆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植被与气候变化
    肖霞云
    沈吉
    肖海丰
    童国榜
    [J]. 湖泊科学, 2006, (04) : 369 - 376
  • [2] 云南省鹤庆盆地2.78Ma以来的环境演化
    肖海丰
    沈吉
    肖霞云
    [J]. 湖泊科学, 2006, (03) : 255 - 260
  • [3] 云南玉龙山地区的表土花粉散布特征附视频
    童国榜
    羊向东
    刘志明
    王苏民
    赵鸿光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2) : 103 - 107
  • [4]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J]. 吕厚远,王苏民,吴乃琴,童国榜,羊向东,沈才明,李世杰,朱立平,旺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S1)
  • [5] 内蒙古岱海古水温定量恢复及其古气候意义
    沈吉
    王苏民
    朱育新
    R.Matsumoto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2) : 1017 - 1023
  • [6] 中国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的新进展
    王苏民
    张振克
    [J]. 科学通报, 1999, (06) : 579 - 587
  • [7] 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研究
    李吉均
    方小敏
    [J]. 科学通报, 1998, (15) : 1569 - 1574
  • [8] 云南自然保护区[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主编, 1989
  • [9] Long-term climato-limnological cycles found in a 3.5-million-year continental record[J] . Kenji Kashiwaya,Hideo Sakai,Masayuki Ryugo,Masae Horii,Takayoshi Kawai.Journal of Paleolimnology . 2001 (3)
  • [10] Statistical detection of the 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J] . KA Maasch.Climate Dynamics . 198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