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定位和实现路径——以国家与社会关系为中心

被引:9
作者
戴长征 [1 ]
程盈琪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国家与社会关系; 国家治理形式;
D O I
10.15939/j.jujsse.2018.04.zz3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国家—社会互动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具有重要启示。在传统国家向近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家治理的形式随着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就是指国家的治理形式从占有—掠夺型、统治—管理型向控制—协调型的转变过程。将国家权力区分为广度、深度(强度)和性质三个维度,有助于把握国家—社会关系的变化方向,进而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国家治理形式演变的途径和方式,最终将提供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路,即推动现代国家治理向控制—协调形态转变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9+206 +20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反杜林论.[M].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15,
[2]  
政治学.[M].(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商务印书馆.2011,
[3]  
学术与政治.[M].(德) 韦伯;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国家建构.[M].(美) 福山;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2,
[6]  
政治学说史.[M].[美]萨拜因(Sabone;G·H·) 著;盛葵阳;崔妙因 译.商务印书馆.1986,
[7]  
君主论.[M].(意) 马基雅维里 (Machiavelli;N.) ; 著.商务印书馆.1985,
[8]  
政府论.[M].(英) 洛克 (Locke;J.) ; 著.商务印书馆.1964,
[9]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10]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是什么 [J].
杨光斌 .
人民论坛, 2017, (25)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