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赋抑或自致?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9
作者
叶晓梅
杜育红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会; 自致性因素; 先赋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2014)数据,采用Logit回归和夏普利值法探究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显著高于农村学生。作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主要因素,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均对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自致性因素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先赋性因素。从城乡差异来看,先赋性因素对城市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效应大于农村学生,而努力行为、教育期望等自致性因素对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城市学生。由此可知,农村学生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更多地受自致性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升农村学生的努力程度,增强其学习动机,是增加农村学生高等教育获得机会,改善城乡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有效途径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Equality. Husen,Torsten. Washington,D.C . 1975
[3]   能力与出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分配的机制分析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8) :109-128+206
[4]   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 [J].
吴愈晓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4-21+203
[5]   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 [J].
李春玲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3) :82-113+244
[6]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 [J].
刘精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101-116+206
[7]   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 [J].
郝大海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6) :94-107+206
[8]   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 [J].
丁小浩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02) :24-33+189
[9]   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 [J].
李春玲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86-98+207
[10]  
发展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林崇德,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