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盆地闵北地区阜宁组一、二段火山岩的储集特征

被引:16
作者
冀国盛
戴俊生
马欣本
王志云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江苏油田管理局采油二厂
关键词
火山岩;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岩流单元; 岩流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闵北地区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类 ,原生孔隙包括粒间孔、晶间孔、气孔及原生节理 ,是在火山岩堆积、成岩时形成的 ,原生孔隙多处于孤立分布的状态 ,并且又多被充填。次生孔隙包括粒内溶孔、溶蚀孔、缝、洞等 ,是火山岩成岩之后 ,因风化、淋滤、溶蚀及构造应力作用形成 ,次生孔隙能大大改善储集性能 ,尤其是构造节理 ,对孤立分布的原生孔隙起到了很好的连通作用。通过对火山岩孔、渗测井曲线分析对比发现 ,在剖面上 ,一个岩流单元的孔、渗值由下往上呈变大的趋势 ;岩流组的孔、渗变化特点与岩流单元一致或表现为这一规律的若干次重复 ;研究区东西向孔、渗值变化较大 ,南北向相对平稳。阜宁组一段的Ⅵ~Ⅺ及阜二段的Ⅲ岩流组储集性能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2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