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演化规律

被引:27
作者
徐蒙 [1 ]
王家豪 [1 ,2 ]
徐东浩 [1 ]
宋广增 [1 ]
赵宝峰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苏里格气田; 苏120区块; 盒8段;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演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3.02.005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岩芯观察、测井相分析、沉积相剖面和砂体平面展布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属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但是各小层分流河道砂体发育程度不同。盒81上小层辫状分流河道发育程度低,呈似曲流河状,属弱辫状化分流河道类型;盒81下小层、盒82下小层、盒82上小层辫状分流河道发育程度高,呈现宽条带状,属强辫状化分流河道类型。对比两者的区别,最终建立辫状化程度不同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同时,对该区盒8段分流河道(砂体)进行中心线叠合处理,得出分流河道砂体的演化既存在继承性又存在迁移性的规律,继承性表现为不同小层分流河道的数量和大体位置较稳定,迁移性表现为分流河道始终向两侧迁移,包括东移、西移和往返3种侧向迁移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J].
王勇 ;
徐晓蓉 ;
付晓燕 ;
李文厚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266-272
[2]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盒8段沉积相特征 [J].
文华国 ;
郑荣才 ;
高红灿 ;
戴朝成 ;
李国军 .
沉积学报, 2007, (01) :90-98
[3]   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块盒段沉积相研究 [J].
尹志军 ;
余兴云 ;
鲁国永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26-27+157
[4]   苏里格气田储层的新型辫状河沉积模式 [J].
何顺利 ;
兰朝利 ;
门成全 .
石油学报, 2005, (06) :25-29
[5]   沼泽沉积环境的辫状河道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J].
邹新宁 ;
孙卫 ;
张盟勃 ;
万玉君 ;
刘原英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5, (04) :438-443+493
[6]   利用岩心或露头的交错层组厚度预测辫状河河道带宽度——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 [J].
兰朝利 ;
何顺利 ;
门成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5, (02) :16-18+82
[7]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短期基准面旋回划分及储层宏观特征分析 [J].
王家豪 ;
姚光庆 ;
赵彦超 .
沉积学报, 2004, (01) :87-94
[8]   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J].
何自新 ;
付金华 ;
席胜利 ;
付锁堂 ;
包洪平 .
石油学报, 2003, (02) :6-12
[9]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J].
李文厚 ;
魏红红 ;
赵虹 ;
刘锐娥 ;
马振芳 ;
周树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35-340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J].
魏红红 ;
彭惠群 ;
李静群 ;
谢正温 ;
漆雕良 .
沉积学报, 1999, (03) :40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