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村镇混杂区空间治理的政策思考

被引:14
作者
朱旭辉
机构
[1] 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村镇混杂区; 珠江三角洲; 空间政策; 治理;
D O I
10.16361/j.upf.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珠江三角洲作为我国城镇化先发地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形成了自下而上发展、空间形态混杂的"村镇混杂区",其形成有独特而深刻的制度背景,而以往规划管理成效不彰的原因也恰恰在于规划脱离了这一制度背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的大背景下,需要将此类地区作为一种独特而稳定的城乡发展模式重新加以认识并推进空间治理。总结了此类地区近30年的形成过程中政策机制对空间形态的影响,并结合新型城镇化以来的政策改革趋势,借用公共政策分类模型从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管制性政策、构成性政策等四方面提出空间管理政策设计建议,并对规划如何作为管理工具配合落实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美国政治学“政策决定政治”的代表性理论比较 [J].
胡润忠 .
国外理论动态, 2013, (02) :30-36
[2]   基于村庄集体土地开发的农村城市化模式研究——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J].
杨廉 ;
袁奇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6) :34-41
[3]   论中国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J].
顾朝林 .
城市观察, 2012, (03) :12-19
[4]   半城市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两类异化现象研究 [J].
何为 ;
黄贤金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2) :24-32
[5]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空间形态演化分析 [J].
李珽 ;
李郇 .
现代城市研究, 2011, 26 (03) :55-61+73
[6]  
“南海模式”的形成、演变与结局[J]. 刘宪法.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 2010(00)
[7]   珠江三角洲新农村建设的路径辨析——渐次性改良还是彻底的重构 [J].
魏立华 ;
刘玉亭 ;
黎斌 .
城市规划, 2010, 34 (02) :36-41
[8]   “大都市连绵区”与“城乡互动区”——关于戈特曼与麦吉城市理论的比较分析 [J].
于峰 ;
张小星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0, (01) :46-53+59
[9]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研究三十年 [J].
许学强 ;
李郇 .
人文地理, 2009, 24 (01) :1-6
[10]   基于土地产权视角的城市发展分析——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J].
魏立华 ;
袁奇峰 .
城市规划学刊, 2007, (03)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