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探测消化道癌症死亡率空间聚集性

被引:26
作者
戚晓鹏 [1 ,2 ]
周脉耕 [1 ]
胡以松 [1 ]
王黎君 [1 ]
葛辉 [1 ]
庄大方 [2 ]
杨功焕 [1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消化道癌症;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 [消化系肿瘤];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根据研究区分村4种消化道癌症死亡监测数据和人口数据,描述癌症死亡率的空间分布规律,探测病例在空间上存在的聚集性热点,为进一步开展环境和人群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基本的图层Voronoi处理技术以及全局空间自相关和空间热点探测的方法,通过绘制空间自相关系数图,描述不同空间尺度与消化道癌症死亡率自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结合空间探测技术和癌症死亡率分布特点,确定空间探测的合理参数,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消化道癌症在研究区的空间聚集热点进行探测。结果发现,研究区在4300m尺度存在有意义的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探测到3个消化道癌症高值聚集区,共58个村,每个聚集区平均人口在3万左右。3个聚集区癌症粗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聚集区和该县平均粗死亡率。空间热点的探测与分析,引入空间权重矩阵的概念,弥补传统统计学缺乏空间信息和空间关联的缺陷,为引起消化道癌症高发的危险因素探寻提供线索,是传统统计学的必要补充。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2000~2005年某化工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J].
彭香红 .
疾病监测, 2006, (12) :676-678
[2]   出生缺陷地理风险因子的空间分析 [J].
宋新明 ;
武继磊 ;
陈功 ;
刘菊芬 ;
张蕾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6, (01) :47-53+21
[3]   中国2000年及2005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 [J].
杨玲 ;
李连弟 ;
陈育德 ;
D.M.Parkin .
中国卫生统计, 2005, (04) :218-221+231
[4]   广东消化道恶性肿瘤高发村的病因学研究 [J].
刘奕生 ;
高怡 ;
王康玮 ;
麦小菡 ;
陈广道 ;
许通文 .
中国热带医学, 2005, (05) :1139-1141
[5]   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因子识别空间探索分析 [J].
武继磊 ;
王劲峰 ;
郑晓瑛 ;
孟斌 ;
宋新明 ;
张科利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6) :366-368
[6]   基于Voronoi图的GIS空间分析研究 [J].
陈军 ;
赵仁亮 ;
乔朝飞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3, (S1) :32-37
[7]   中国肿瘤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述评 [J].
徐宁志 ;
董志伟 .
肿瘤防治杂志, 2003, (01) :5-8
[8]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刘湘南等编著, 2005
[9]  
环境与健康[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吴沈春 主编, 1982
[10]   Detection of temporal chang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ancer rates using local Moran's I and geostatistically simulated spatial neutral models [J].
Goovaerts P. ;
Jacquez G.M.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 2005, 7 (1) :13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