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在金矿成矿过程中的作用──以川西北地区东北寨金矿为例

被引:2
作者
陈中强,谢树成,余水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吐哈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
关键词
有机碳分析,藻的吸附作用,金矿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沉积学和地层学分析,晚三叠世新都桥组黑色页岩是金矿的矿源层。黑色岩系属于深海相沉积。矿石的地球化学、有机碳分析及水中藻类吸附金的实验表明,金的富集与海洋浮游生物有关。即海洋浮游生物或其变体——有机碳,从古大洋中富集金,后期又经热液改造成矿作用,形成含金矿石。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寨金矿区发现早石炭世化石 [J].
谢树成 ;
殷鸿福 .
地球科学, 1989, (03) :270-270
[2]  
微体古生物学教程.[M].郝诒纯;茅绍智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3]  
碎屑岩沉积相和沉积环境.[M].孙永传;李蕙生 编.地质出版社.1986,
[4]  
金的地球化学及金矿床.[M].[加]R·W·博伊尔(R·W·Boyle) 著;马万钧等 译.地质出版社.1984,
[5]  
南祁连山三叠系.[M].杨遵仪 著.地质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