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剩犯罪化的道德恐慌视角分析

被引:6
作者
汪明亮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犯罪化; 道德恐慌; 过剩犯罪化; 见死不救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过剩犯罪化是指作为社会控制手段而随便创设犯罪的倾向。过剩犯罪化是一种不当犯罪化,是犯罪化的异化。无论是从理论研究还是从立法实践角度考察,当前我国都存在着一种过剩犯罪化倾向。道德恐慌是被用来解释媒体、公众及社会控制机构对特定社会现象的反应特征的一种工具。在某种意义上说,过剩犯罪化是道德恐慌的一种社会反应。道德恐慌是用来研究过剩犯罪化生成机制的一个重要视角。见死不救事件是道德恐慌致过剩犯罪化的一个典型实例。基于道德恐慌而产生的过剩犯罪化现象值得反思,应该从犯罪化之外去寻求化解道德恐慌之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人大代表建议增设见死不救罪用法律惩治冷漠 .2 http://news.china.com/zhcn/domestic/945/20041215/120155031.html . 2012
[22]  
小悦悦事件引发热议专家建议建纪念碑警醒国人 .2 http://www.chinanews.com/sh/2011/10-21/3406203.shtml . 2012
[23]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商务印书馆 , (法) 迪尔凯姆 (Durkeim,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