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型底栖生物次级生产力研究(英文)

被引:26
作者
李新正
王金宝
王洪法
张宝琳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栖息密度; 生物量; 次级生产力; P/B值; 大型底栖生物; 东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 [水生生物生态学和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根据2000年秋季和2001年春季在东海23个大面站进行的大型底栖生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利用Brey’s(1990)的经验公式对调查海区进行了大型底栖生物栖息密度、生物量、次级生产力和P/B值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在秋季为87m-2,远低于春季的138m-2,而平均生物量以去灰干重计,秋季为1.40gm-2,高于春季的1.25gm-2;年平均次级生产力以去灰干重计,为1.62gm-2a-1,远低于渤海和南黄海.研究表明,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和次级生产力受水温和水深的影响.平均P/B值在研究海域为1.41a-1,高于渤海和黄海,表明在东海大型底栖生物中个体小而代谢快、生活史短的种在大型底栖生物中占的比重要大于渤海和南黄海,P/B值随水温升高而升高.图2表2参28
引用
收藏
页码:459 / 4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PRODUCTION OF NEANTHES JAPONIC A (IZUKA)IN A SHRIMP POND [J].
丘建文 ;
吴宝铃 .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1993, (04) :36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