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研究

被引:75
作者
罗学娅
张学梅
高卫
吴琴芳
机构
[1] 大连大学医学院!辽宁大连
关键词
苦参碱; 镇痛作用; Ca2+内流; NO;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 研究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及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 ,观察用药后扭体反应数、舔后足潜伏期及脑组织 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苦参碱侧脑室注射 (icv) 0 .2 5 ,0 .5 mg/ kg,ip或 iv 3.75 ,7.5 ,15 ,30mg/ kg均可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数 ,并呈量效关系 ;ip与 iv同等剂量的苦参碱 ,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程度多以iv为强 ,给药后各时段的 ip抗扭体半数有效量 (ED5 0 )均大于 iv抗扭体 ED5 0 ;ip苦参碱 7.5 ,30 mg/ kg可显著降低醋酸致痛小鼠脑组织 NO含量 ;进一步研究发现苦参碱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的作用可被氯化钙所拮抗 ,而被维拉帕米所增强。结论 苦参碱的镇痛作用部位在中枢 ,其镇痛作用可能与影响 Ca2 + 内流和减少 NO生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3,15一二乙酰苯甲酰乌头宁的镇痛作用中有无外周成分参与 [J].
张慧灵,杨煜荣,王勇,郑平,梁彩云,徐继辉,王洪诚,劳爱娜 .
包头医学院学报, 1995, (02) :9-11
[2]   一氧化氮与痛 [J].
王百忍,赵经纬 .
神经解剖学杂志, 1995, (01)
[3]   苦豆子的研究近况及利用 [J].
张述禹 ;
李淑玉 .
中国药学杂志, 1993, (06) :328-330
[4]   苦豆子生物碱的药理作用 [J].
陶上乘 ;
王静珍 .
中国药学杂志, 1992, (04)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