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海岸岸线和潮水沟体系发育及其分维研究──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研究Ⅲ

被引:10
作者
崔承琦
李师汤
孙晓霞
施建堂
范德江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
[2]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3] 青岛海洋大学 青岛
[4] 青岛
[5] 天津
[6] 青岛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岸线; 潮水沟体系; 分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千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尾闾入海河道在大口河~淄脉沟之间频繁摆动,各时期行水河口形成的河口滩均有宽大的潮间地带,但从地貌-沉积发生学上并不具备潮滩的性质;当行水河道摆走后,原河口滩摆脱了河口径流水沙的直接作用而被"废弃"?在海洋动力的作用下向潮成海滩的方向发育,"废弃"的时间越长,潮滩发育得越成熟?黄河三角洲洲边大多数海岸,属于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潮滩型海岸;三角洲的东北角海岸地处区域 M2分潮无潮点附近,被"废弃"的河口滩逐渐被盛行强风浪作用剥平形成浪蚀型海滩?因此,黄河三角洲洲边并存三元谱系海滩,即河口滩?潮成海滩(潮滩)和浪蚀海滩,它们各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三角洲岸线和潮水沟体系分维 D 作为指标,对三角洲海岸发育时空谱系作进一步探讨?计算分析表明,区域内岸线分维与潮滩发育的时间成正相关,特大高潮岸线尤为明显,如古代黄河三角洲岸段岸线的分维值 D 为 1.1356~1.1625,而近代黄河三角洲平均变化在 1.091~1.118 范围内?平均高潮岸线分维值 D 也有相应的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三角洲洲边不同发育年代( 100~103 a )的 23 个潮水沟体系进行 m 级分辩率分维值 D 测计结果显示,在行水河口滩区岸和发育时间短?潮差小的区段( 如浪蚀海滩 )沟系( 含潮水沟和径流水道 )的分维值 D 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近代黄河三角洲海岸发育体系──黄河三角洲潮滩海岸时空谱系研究Ⅱ [J].
崔承琦 ;
孙晓霞 ;
施建堂 ;
张庆德 .
海洋通报, 2001, (05) :31-39
[2]   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现代特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时空谱系研究Ⅰ [J].
崔承琦 ;
施建堂 ;
张庆德 .
海洋通报, 2001, (01) :46-52
[3]   黄河三角洲潮滩潮沟体系的分维特征 [J].
孙效功 ;
赵海虹 ;
崔承琦 .
海洋与湖沼, 2001, (01) :74-80
[4]   低能海岸的垂直层序和风暴沉积 [J].
李从先 ;
韩昌甫 ;
王平 .
沉积学报, 1992, (04) :119-128
[5]   风暴潮对淤泥质海岸的影响——以江苏省淤泥质海岸为例 [J].
任美锷 ;
张忍顺 ;
杨巨海 ;
章大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04) :1-24
[6]  
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集[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