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效应和产量潜力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蔡奇生
师长俭
陈家旺
滕成业
林康有
不详
机构
[1] 广东省农科院旱粮研究所
[2]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3] 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关键词
小麦; 南亚热带; 麦类作物; 产量潜力; 小穗数; 主穗粒数; 千粒重; 自然生态因子; 因子组合; 产量构成因素; 产量构成因子; 产量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小麦产量高低,为品种基因型、自然生态因子和人工生态因子所综合制约。根据自然生态因子的组合特征,定量分析一定生态区内自然生态因子组合对产量构成因素的效应和产量潜力,阐明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可为小麦的遗传和栽培控制提出指标和依据。本文分析了广东省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因子——主要为气候生态因子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南亚热带小麦产量潜力,建立本区不同生育期品种群的产量预测方程,为小麦产量性状生态变异的原因和本区小麦生产发展提出评价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麦抽穗前不同氮素分配的产量效应 [J].
陈国粦 ;
宁乃颉 ;
姚良性 .
广东农业科学, 1983, (01) :12-15
[2]   我国小麦大粒品种资源的调查分析 [J].
丁寿康 ;
钱曼楙 ;
宋春华 ;
李月华 ;
姚玉环 .
中国农业科学, 1982, (01) :43-48
[3]   冬小麦性状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王恒立 ;
庄巧生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77-184
[4]   冬小麦亲本选配的研究——Ⅰ 杂种第一代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 [J].
庄巧生 ;
王恒立 ;
曾启明 ;
李英婵 ;
李登春 .
作物学报, 1963, (02) :117-130
[5]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 科学出版社[日]户刈义次 主编, 1979
[6]  
回归分析及其试验设计[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上海师范大学数学系概率统计教研组 编, 1978
[7]  
农田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日]小田桂三郎等 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