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杨洁 [1 ]
季明川 [1 ]
杨萍 [1 ]
宋玉丽 [2 ]
薛俊龙 [2 ]
尹骞 [2 ]
安丙俭 [2 ]
王素娟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山东省农村科技促进中心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 耦合协调度; SPSS; 因子分析法;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6.08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阐述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协同学思想构建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SPSS软件和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2000—2013年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以后山东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入了历史性快车道;山东省两化同步发展的协调耦合度越来越高,由2000年的中级协调逐步发展到2005年的良好协调,2013年进入优质协调阶段;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滞后于农业现代化,且二者差距呈现持续加大趋势;城乡统筹发展进展缓慢导致的城镇化发展质量过低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依托数据分析结果,从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受教育水平4个方面总结提出两化同步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就地就近城镇化和加大政策与资金补贴力度为突破口,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影响研究.[D].薛莎莎.山西农业大学.2014, 02
[2]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杨丽华.河北师范大学.2014, 09
[3]  
安徽省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崔启迪.长安大学.2014, 02
[4]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朱淑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 07
[5]  
新时期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倪惠.安徽农业大学.2012, 07
[6]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估与发展预测.[D].李哲.华中师范大学.2014, 09
[7]   旅游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以黄山市为例 [J].
沈国俊 ;
朱洪兴 ;
崔佳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 25 (09) :113-116+105
[8]   广东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难点与策略选择 [J].
梁俊芬 ;
林伟君 ;
方伟 ;
康艺之 .
南方农村, 2014, 30 (02) :20-24
[9]   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西为例 [J].
王博宇 ;
谢奉军 ;
黄新建 .
江西社会科学, 2013, 33 (08) :72-76
[10]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J].
程丹 ;
薛莎莎 ;
郭丽娟 ;
李富忠 .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03) :1359-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