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今后的发展

被引:80
作者
熊嘉阳 [1 ]
沈志云 [2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轮轨高铁; 重大突破; 技术革命; 数字化; 超导磁悬浮; 未来发展;
D O I
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02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9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高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研究进展 [J].
熊嘉阳 ;
邓自刚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 21 (01) :177-198
[2]   中国高速列车气动减阻优化综述 [J].
李田 ;
戴志远 ;
刘加利 ;
吴娜 ;
张卫华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21, 21 (01) :59-80
[3]   高铁列车技术创新演进研究:中日两国的对比 [J].
满勇 ;
刘颖琦 .
中国科技论坛, 2021, (01) :176-188
[4]   中国高铁产业核心技术突破路径与机制 [J].
李显君 ;
熊昱 ;
冯堃 .
科研管理, 2020, 41 (10) :1-10
[5]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中的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 [J].
沈志云 ;
张卫华 .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 17 (10) :6-16
[6]   中国高速列车研发与展望 [J].
丁叁叁 ;
陈大伟 ;
刘加利 .
力学学报, 2021, 53 (01) :35-50
[7]   智能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及发展路线图探讨附视频 [J].
马建军 ;
李平 ;
邵赛 ;
张晓栋 .
中国铁路, 2020, (07) :1-8
[8]  
中国高铁:风驰电掣领跑全球[J]. 曲星.党史文汇. 2019(11)
[9]   磁悬浮轨道交通关键技术及全速度域应用研究 [J].
徐飞 ;
罗世辉 ;
邓自刚 .
铁道学报, 2019, 41 (03) :40-49
[10]   下一代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特征分析及展望 [J].
缪炳荣 ;
张卫华 ;
池茂儒 ;
周宁 ;
宋冬利 ;
杨树旺 .
铁道学报, 2019, 41 (03) :5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