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分布与富集特征

被引:18
作者
鲁静 [1 ]
孙俊民 [2 ]
邵龙义 [1 ]
张涛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同方能源环境公司
关键词
燃煤; 可吸入颗粒物(PM10); 重金属; 分布; 富集特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9.02.006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小龙潭、阳宗海和贵阳三个燃煤电厂排放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重金属元素(As、Se、Be、Pb、Cd和Co)的分布与富集特征。同粒径大于10μm的飞灰相比,大多数重金属倾向于在PM10中富集。经历了挥发-凝聚过程的As、Se、Cd和Pb元素,在PM10粒径大小和化学成分差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着PM10粒径的减小,其含量和富集系数在总体增大的趋势下局部存在低值异常;未经历挥发-凝聚过程的重金属元素(小龙潭电厂、贵阳电厂Be和Co)表现出在不同粒级PM10中均匀分布和正常富集的特征。煤粉燃烧过程中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凝聚特性改变了燃煤产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环境迁移能力,经历了挥发-凝聚过程的重金属元素主要赋存于飞灰表面,形成纳米级颗粒覆盖层,其水溶性和酸溶性增强,环境危害性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物形成的研究 [J].
高翔鹏 ;
徐明厚 ;
姚洪 ;
隋建才 ;
刘小伟 .
动力工程, 2007, (02) :292-296
[2]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的显微结构与物质组成研究 [J].
孙俊民 ;
温茂 ;
刘惠永 ;
姚强 ;
徐旭常 .
地球化学, 2007, (01) :55-61
[3]   高铝粉煤灰中部分主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 [J].
张战军 ;
孙俊民 ;
赫英 ;
刘刚 ;
王彦武 ;
曹慧芳 .
地球化学, 2006, (06) :660-666
[4]   燃煤飞灰中细颗粒物(PM)的物理化学特性 [J].
赵承美 ;
孙俊民 ;
邓寅生 ;
鲁静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2) :71-73+80
[5]   燃煤排放可吸入颗粒物中砷的分布与富集机理 [J].
孙俊民 ;
姚强 ;
刘惠永 ;
鲁静 ;
尹国勋 ;
赵成美 .
煤炭学报, 2004, (01) :78-82
[6]   固硫剂对煤燃烧过程中硒挥发性的抑制作用 [J].
张军营 ;
任德贻 ;
钟秦 ;
徐复铭 ;
张衍国 ;
尹金双 .
环境科学, 2001, (03) :100-103
[7]   煤粉颗粒中矿物分布特征及其对飞灰特性的影响 [J].
孙俊民 ;
韩德馨 .
煤炭学报, 2000, (05) :546-550
[8]   CaO对煤中砷挥发性的抑制作用 [J].
张军营 ;
任德贻 ;
钟秦 ;
徐复铭 ;
张衍国 .
燃料化学学报, 2000, (03) :198-200
[9]   燃煤电厂飞灰吸附非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检出及意义 [J].
刘惠永 ;
张爱云 .
环境工程, 2000, (02) :56-57+6
[10]   华能南京电厂不同粒径粉煤灰中微量元素分布及其富集规律 [J].
徐应成 ;
翟建平 ;
涂俊 ;
李文青 ;
裘丽雯 .
地球化学, 1997, (03) :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