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田二叠系第四含煤段花斑状泥岩的特征及成因

被引:6
作者
彭苏萍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
关键词
二叠系; 含煤段; 淮南煤田; 网状河道; 粘土矿物;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泥质岩; 粘土岩; 天然堤; 自然堤; 河谷地貌; 植物碎片; 菱铁矿; 泥铁矿; 铁矿物; 植物化石; 沉积构造; 地质构造; 沼泽水体; 粉砂质; 砂岩体; 花斑;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0.04.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淮南煤田二叠系第四含煤段下部广布着一层分布稳定的花斑状泥岩。该花斑状泥岩可依据花斑的大小、岩性、沉积构造、生物化石,花斑与基质的关系等划分成似层状花斑泥岩,大花斑泥岩和小花斑泥岩三种宏观类型。用比较沉积学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该花斑状泥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花斑状泥岩形成于进积阶段期间复合型三角洲的网状河道体系内。因网状河道体系内部次一级环境的差异,该花斑状泥岩在不同的地点其沉积特征不同。一般说来,似层状花斑泥岩主要形成于河岸天然堤地带,大花斑泥岩形成于漫滩部位,而小花斑泥岩则主要是湿沼地的产物。并且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不同颜色花斑转化的初步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2+385 +38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复合型三角洲平原上网状河的基本特征 [J].
彭苏萍 .
科学通报, 1989, (17) :1326-1328
[2]   淮南煤田二叠纪含煤岩系主要煤层的成煤环境 [J].
蓝昌益 ;
杨本才 ;
彭甦萍 .
煤炭学报, 1988, (01) :11-22
[3]   山西太原至灵石一带石炭纪含煤地层中的粘土矿物 [J].
田兴有 ;
赵东旭 .
地质科学, 1984, (01) :80-8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