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菌种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分析

被引:10
作者
黄志龙
机构
[1] 福建省食用菌工作办公室
关键词
蘑菇; 菌种老化; 生理生化变化;
D O I
10.19303/j.issn.1008-0384.2006.02.016
中图分类号
S646.1 [褶伞菌];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食用菌菌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将会发生老化现象,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5个不同蘑菇菌株的菌种在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程度的加深,各菌株间的菌种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没有一致的规律性,但酸性磷酸酶(ACP)活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可以做为菌种老化标志的一个生理生化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 [J].
王明霞 ;
易津 ;
乌仁其木格 .
中国草地, 2003, (04) :32-36
[2]   种子中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附视频 [J].
陈润政 .
种子, 1986, (04) :79-53
[3]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Ⅳ电导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任祝三 ;
不详 .
种子 , 1983, (01) :18-23